首页 新闻资讯>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中国电子客票十年之路
发布时间:2011-01-04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A+      A-

来源:中国民航新闻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1/4 9:28:21

     中国民航报 中国民航新闻信息网 记者吴晓莉报道:2000年中国第一张电子客票出现时,比起国外先进国家晚了近8年。由于顺应信息化社会的市场需求,中国民航的电子客票一出现,就成为一场新潮流席卷了国内各航空公司。

  按照2009年中国民航销售电子客票1.89亿张,节约了近40亿元成本的比例来看,2010年电子客票为中国民航节约的成本更多。除此之外,电子客票优化民航运输资源利用的成就也显而易见。回顾电子客票的十年之路,不由让人感叹中国民航信息化建设步伐与之同步。

  一场潮流席卷国内航空界

  十年前,大多数民航旅客都有如下关于机票的记忆,出门之前,必须仔细检查纸质机票随身携带了没有,因为上面罗列了自己的姓名、所乘航空公司、航班号、航段、票价、各种税费、机票票号等信息,更要命的是,没有它就不让登机。这让不少"空中飞人"为之烦恼。

  2001年,中国航信首先与深圳航空公司开展合作,实现了团体票的电子化,市场反映良好。相对于纸质的机票,抽象的电子信息在已有的信息网络中更易于传输和处理。"这些电子信息在航空公司之间按照某种预先设定的格式进行传输,航空公司之间的旅客数据管理变得非常简单,旅客乘机出行变得更方便快捷。"中航信当时参与团体票电子化合作的人士表示。

  谁也不曾想到,这为电子客票的全面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2年,在中国航信的建议下,当时的中国民航总局开始制定中国电子客票的相关标准,并由中国航信承担标准的具体起草工作。次年中国民航总局正式颁布了中国民航电子客票标准,推动了中国民航业信息化发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程。

  2003年,国内三大航空公司之一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率先投产了中国航信电子客票系统。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等也相继与中国航信合作推广电子客票系统,自此中国民航电子客票建设的局面得以全面打开。

  "历年来,在航空公司接到的由民航总局下达的任务里,可能没有任何一项被执行的速度有电子客票这样快。各个航空公司飞一般地撤下纸质机票换上电子票,大家好像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改朝换代。"一位民航专家如是说。

  顺潮流而上丰富内涵

  电子客票取代了纸质机票,旅客订座、机票销售代理的出票操作、机场值机操作以及客票的结算流程都随着操作对象的转变而发生深刻的变化,相关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电子客票需要解决由于"看不见、摸不着"而产生的报销问题。中国航信积极与中国民航总局和国家税务总局取得联系,通过相关部委协商,最终达成一致,以国家税务总局统一监制的电子客票行程单作为旅客购买电子机票的付款、报销凭证。行程单可以在售票处、机场等地实现自助打印,方便用户使用,由此报销瓶颈得以解决。

  其次在旅客安检的过程中,机场无法再沿用原有的安检方式,中国航信报请中国民航总局同意,协调国内所有机场,允许旅客持打印中文姓名的登机牌通过安检。机票验真也是旅客最为关心的焦点之一,为此中国航信建立了专门的机票验真系统。旅客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进行验真查询,有效地遏制了纸质机票时代所出现的假票问题。

  虽然我国电子客票起步较晚,但是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电子客票普及率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电子客票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和扩展。

  如今,中国航信在电子客票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互联网订座引擎,为用户提供了直接接入中国航信主机系统的互联网数据通道,大大降低了各应用系统接口的开发成本,全面实现了用户特有的扩展应用。航空公司重新打开直销市场,建立了电子商务网站,直销比例更是逐年上升。同时国内在线旅游企业如携程、艺龙等也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得以快速壮大。

  为了提高国内航空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中国航信投产联运电子客票项目,实现了电子客票系统真正意义上的与国际接轨,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建立了中国唯一的电子客票数据整合引擎(ET-Hub),使得国内航空公司能与国外数百家航空公司迅速实现联运,便于航班之间进行连接,为航空公司的海外战略合作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此后加入航空联盟打下基础。

  2004年初,中国航信对国际上三大航空联盟标准进行跟踪,并着手进行系统改造。2005年实现了对寰宇一家(One World)的全面支持;2007年先后成功支持了南航加入天合联盟(Sky Team),国航、上航加入星空联盟(Star Alliance)。此后,为了进一步支持航空公司海外拓展,中国航信对电子客票系统进行了升级,支持国内航空公司通过国外机场离港系统办理离港业务,同时也支持国外航空公司通过国内机场离港系统办理离港业务。通过对电子客票的国际互联互通的大力支持,中国航信提供的电子客票系统成功服务了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各国宾朋。

  实现民航信息化的跨越发展

  2005年8月,中国民航总局与国际航协签署了加强战略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正式宣布中国民航与国际航协合作,实施国际航协于2004年11月推出的简化商务工作。

  同年,中国航信与国际航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作为国际航协在中国实施简化商务技术的唯一合作伙伴,共同推进简化商务工作在中国境内的实施。区别于国外航空公司的库存和分销系统是属于不同GDS供应商,国内各航空公司的系统由中国航信统一管理,大大提高了推广效率,缩减了推广成本,于2008年在全球率先实现了100%的中性电子客票普及率,使中国成为电子客票普及率最高的国家。

  简化商务的实施改变了民航旅客的行为模式,为旅客提供了多种购票渠道,改变了以前只能到售票处购票的方式,实现了代理点、航空公司网站、电子商务网站等多渠道购票,机票的退、改签也可以在网上完成。

  电子客票由于不用再进行手工填开,使航空公司可以更专注于服务;简化了机场复杂的操作流程,使其更加人性化;加大了代理人的监管力度,规避了运作风险;缩短了民航结算流程,使得企业资金周转更加灵活,这些都是电子客票应用推广的成果。

  还需注意的是,电子客票助力简化商务的同时,也为新技术提供了平台。手机值机、二维条码等技术在电子客票系统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反过来也促进了系统的更新升级。同时诸如元搜索、3G技术、支付技术、云计算等前沿科技也被成功运用到由电子客票带动的一些周边产业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大促进了我国民航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法律声明|联系我们|RSS订阅|使用帮助|网站地图

北京航信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2010 京ICP备0800393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28号